把爱传下去 ----走进广西平南山区,关注空巢老人

2018年8月30日,以迪士普董事长办公室和迪士普音响博物馆等一行人为代表的公益行组织秉承着“把爱传下去,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的公益理念,远赴广西平南山区进行爱心传播。

我们的爱心传播所在山区地点是一个叫安乐村的村子。安乐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六陈镇,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经济比较落后,仍以农业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近年来,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外出打工,主要去往广东。

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介绍,按照广西自治区制定的贫困户标准,安乐村的精准识别贫困户222户942人,在2017年被列为广西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725人。在政府的帮扶下,现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486人,其中危房户47户(含非建档立卡户),60岁以上未婚独居老人42人。这些60岁以上未婚独居老人是我们此次公益行的主要慰问对象。

在当地的党群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协助通知下,大部分老人在上午10点左右来到了党群政务服务中心的会议室坐下等待我们派发慰问品。在这些老人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我们却无法感受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历经的风雨沧桑。他们也曾是一个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小伙子吧?但因为地区偏远,家境穷困、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他们这辈子都待在大山里,这辈子都没有娶上老婆,同时遭受着生活的各种苦。而在简单的交谈中,我们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乐观向上的态度。

整个派发慰问品的过程非常顺利,老人们的眼神也从期待变成了感动,同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有的老人还主动请我们的工作人员拍给他们照片。他们离去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也积极地帮老人把物品整理、装车,而有的老人则是直接拿扁担挑着物品。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目送老人们开心地回了家。

有一些身体状况差,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没有到来,我们决定亲自到他们的家里探访。在当地的党群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到了一位高位瘫痪在床五年多的老人家里。老人全身无法动弹,四肢萎缩,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由村里其他老人照顾。我们到来时,照顾他的老人并不在,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躺在床上,对于我们的到来,老人虽然无法坐起来与我们交谈,但他的话语却非常热情,亲切。他说,他本是一名建筑工人,当年在广东地区做建筑时摔伤后便再也没站起来过。他现在住的房子是他瘫痪前自己搭建的,因为经济困难,房子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仅包括一间放床及堆放少量衣物的房间和一间厨卫一起的小空间,他的床也只是由长木凳和几块木板搭建而成。......后来我们离开了,心情却无比沉重,有多少人,他们是为了帮助我们建造美丽的城市而永远躺在了床上?

后来,我们发起了迪士普全员献爱心倡议书,不到半小时便凑集了帮助老人买的电动医疗护理床的费用。

我们身后的这座房子,应该可以说是高危房了,一般人经过应该会绕着走,担心它会塌下来砸到人。但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里面的门口前晾着老人的衣服,是的,里面住着一个孤寡老人。一开始我们也难以相信,我们甚至找不到进去的路,因为房子周围除了塌倒的墙就是荒草丛生,而这里的大多数人家都是住着这种差不多的房子。因为山区的缘故,房子与房子之间也并不紧凑,有隔一座山才见几户人家的,也有一条山路下去只有一户人家的。下面 这种有着小院子用青砖建筑的房子是这里为数不多的“有钱人家”。

照片中这个看起来与常人无异的大姐,并不是我们此次慰问的主要对象,但她却是一个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人。她看起来虽然正常,但实际上她是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也仅有6岁孩子的智商,年轻时嫁与当地一名农人,生育有五个孩子。丈夫在早些年已经过世,现在孩子由丈夫的兄弟抚养。聋哑加上智商的不足并没有阻止她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当她看到我们拿着相机,她倒也知道是个拍照的玩意儿,直接站在门前摆好姿势并示意我们要给她拍照,还拉上我们的人一起拍。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像在相机里的时候,开心得发出了她仅能发出的一个音“啊啊啊啊...”听人说她其实是个非常热情与勤奋的人,经常帮助邻居干活,无论对谁都很大方热情,尽管她并没有什么可以给大家的,而她给予我们的便是内心的巨浪奔腾!

我们倡导让公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习惯,公益它是一种信念,承载着前行的动力;它是一片沃土,孕育着温暖的力量;它是一条丝带,系着人们大爱之心。让我们携手行动——继续用全身心的爱给需要温暖的人送去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