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全国科普日”音响博物馆等你来探馆

 

 

2022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5-21日集中开展。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作为全国声学科普教育基地,推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2022年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 科普系列活动 

 

 

关于博物馆

全国科普日限定体验

过往的岁月在博物馆中沉淀积累

焕发出历史赋予的色彩与底蕴

目光拂过一件件展品

仿佛在与前世的古人对话...

 

今天是全国科普日

让我们一起走进迪士普音响博物馆

通过音响装置还原音响发展史

了解音响文化的文明进程

 

 

 

一起探寻八音盒的来源及发音的秘密

对八音盒的历史、种类

进行知识普及讲解八音盒的元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滚筒式机芯构造和各个部件的作用

 

 

科普专业导览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

 

很多游客朋友可能不知道

用什么姿势去看、去了解

这时候就需要专业科普人员来答疑解惑

以知识和信息增量丰富观众游览的质量

 

 

而我们也做到了这一点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穿梭在世界音响发展史的时空长廊

与“百岁以上高龄”的八音盒、钢琴、放映机等

藏品进行深度“对话”

 

 

魔鬼钢琴互动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

 

“这件宝贝是能自动演奏交响乐的机械。”

哇塞,里面竟然藏着多种乐器拨动开关,恢弘的音乐响起

我们不禁为之震撼

 

,时长00:10

“它来自美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自动演奏钢琴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与美国广为流行,但到30年代由于无线电以及电唱机的兴起,它逐渐被淘汰”

这是一台投币式自动演奏机,它相当于一个乐队,有大小鼓、风琴、三角铁、铃鼓、钢琴等。那它是如何自动演奏的呢?我们只需要投一个币进去,这些乐器就会自动演奏了。

 

其实自动演奏机,是一种具有极为精巧机械结构的钢琴组合类乐器;其工作原理是:在组合钢琴里增加机械自动控制系统,让系统可以自动运转,乐器进行自动演奏,从而代替了钢琴家的双手;这台自动演奏机包含了6首曲目,全部不需要人工弹奏。

 

纸代码科普环节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

 

当下,在我们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常听到及使用到“编程”。你是否好奇过,古老年代的计算机程序是怎么写出来的?

早期的计算机,并不是通过键盘来编写程序的,而是使用一种古老的物理设备,叫做“打孔卡”,也就是传说中的纸带编程;在特定的位置上打洞或者不打洞,来代表“0”或者“1”,以此来编写指令。

在馆内自动演奏机展区我们就能近距离的观看纸带码,讲解员在演示自动演奏机时,会将纸带码拿出,近距离展示给游客朋友们观看,进一步了解纸带码的运作原理以及科普小知识

 

根据乐谱在纸上不同位置打不同的孔组成纸带乐谱,从而成纸代码,这台自动演奏机就是通过纸代码控制自动运行系统的,自动演奏机最初用手摇风箱鼓风机作为动力,通过纸代码的孔通气触动不同的打击连杆,再通打击连杆鼔打不同的乐器,从而发出各种乐器的声音。后来随着电力的出现,这类演奏设备改用电力驱动,可变音,同时具有自动演奏功能卷轴装置,还可通过风箱驱动音管,所以也具有管风琴的效果。

 

●参观有礼●

 

9月17日-9月21日活动期间,到迪士普博物馆参观体验的游客,关注“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馆”公众号,并转发本文案到朋友圈,即送精美礼品一份,先到先得!赶快行动起来吧!

 

自然之美千姿百态文化之脉源远流长

走一起来博物馆

看看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探索时间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