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迪士普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南乡旧梦图》。很多朋友都喜欢和我一起合照,大家都惊叹广绣技艺的精湛,殊不知我身上还有非常多的故事。在这里,我将从左至右分成四个部分,一一给大家介绍。今天我们要了解第二部分的故事。
上次邀请大家一起发挥想象力!为这两位外国男女谱写一段他们在中国发生的故事!
我有收到一些精彩的留言。下面我们就一起为他们续写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位英国的仕女手提皮包上船,
巡警为她开道,
还有一位拿着照相机的英国男人,
在船上扶着她的手上船。
河里的这艘小火轮船很小,
是一艘洋行专用的私家轮船。
自从“五口通商”之后,
英国商人纷纷在广州、上海、
福州、厦门、宁波等城市建立商号,
最著名的就是“怡和洋行”。
这种15马力的蒸汽机小火轮
并不是奢侈品,而是洋行用来
联络和送货采购的交通工具,
因为当时还没有电话。
这种内河用的小火轮船,
并不是在英国建造好以后运来。
而是在英国采购蒸汽机等原材料,
运到中国来就地建造,
大一些的火轮船可以运客。
石桥上站着一位手摇“拨浪鼓”的老汉,
旁边有一位身穿绿衣唱曲的女孩。
他们在卖一种叫做“梨膏糖”的药,
有平喘止咳的效用,
是老年人的常用药。
除此之外,一般驱风散火,
止泻退烧的中成药他也买,
这种买药的办法流传很广,
江浙一带普遍都能见到。
石桥中间栏杆上坐着两个赤脚的村妇,
她们是进城来卖菜的,
背篓里还剩下两只莲藕。
她们俩前面有一位戴瓜帽穿绸缎长衫
匆匆赶路的少爷,在他的后面紧紧
跟着一位穿红杉抱小孩的少妇。
看这般模样,是回娘家探亲的。
现代社会的夫妻出门,
总是手拉手肩并肩,
但是百年前书香门第的夫妻出门,
丈夫走在前面,妻子要紧随其后。
旁边站着一位吃烟的中年汉子,
看样子是丈夫用小车推着
妻子进城走亲戚,又或者看病的。
桥栏杆上还坐着一位在纳鞋底妇女,
她是专门做鞋卖的。
这位鞋妇的斜对面有一位老汉,
打开一口红色箱子,
里面有梳子,头饰,胭脂花粉,
他是专卖妇女用品的。
“采芝斎糕饼”,门口挂着中秋月饼的彩旗,
店前河边有卖西瓜的摊档,
店内挤满选购月饼的人,
颇有中秋节日的气氛。
采芝斋的招牌上写着“苏广洋糖”,
苏杭吴中一带的糕点主要是
云片糕、松仁粽子糖、玫瑰胡桃糕等,
所用甜味剂是麦芽糖。
而广东的水果糖、牛奶糖、
软糖、鸡蛋糕和面包,
都是用蔗糖做甜味剂,称为洋糖。
中国人的习俗,走亲串友不能空手进门,
要到糕饼店买两斤糖果,
用纸包好面上放一张红纸,
进门递给主人作为手信贺礼,
图个笑脸相迎。
“采芝斎糕饼店”前面的
米黄色大屋就是“医馆”,
百年前大型的医馆都是兼制成药的,
所以在门楼上方横书
“道地精致丸散膏丹汤剂饮片药酒阿胶”,
还有一块立匾上写着
“本堂国公酒人参再造丸虎骨木瓜酒”。
医馆之内一般都是有医生坐诊的,
对于穷苦百姓,四时感冒,腹泻乏力,
都会义诊施药,是不收钱的,
所以医馆大门口会挂“施药”的大红灯笼。
百年前江浙一带最知名的医馆,
是“胡庆余堂”,为红顶商人胡雪岩所创办,
今日杭州还有“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
各位朋友们,今天大家通过故事
来了解了,晚清人们的生活。
相信他们的故事
也会丰富大家对于旧时人们的生活常识。
那下一期,我会通过
画中人物、事物等的细节继续和大家分享
那个时期的衣食住行。
下面这个小情景,
就邀请大家
一起发挥想象力!
联系晚清时代,为这对遥遥相望的男女,
谱写一段爱恨别离、辗转悱恻的爱情故事?
您可以写在下方评论区。
下期文章,我们再见!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一座博物馆,可以为我们展开一部卷帙浩繁的历史巨著。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收藏着横跨中西、纵越古今的经典声音记忆,是我们走进声频世界大门
的一把钥匙。迪士普影像历史博物馆以视频发展史上各阶段经典设备为牵引,以视频发展
的文化底蕴为内核,承载影和像的精彩记录,带我们走进视频科技的历史世界。
编辑 | 蔡楚珊 校对 | 冯惠琴
审核 | 姚金泉